邓建邦︱法国取消国内短途航班对国产大飞机发展的启示
2023-07-03 19:13:11
摘 要
5月23日,法国正式颁布法令,取消部分国内短途航班。法国境内能通过铁路在2.5小时内完成的线路将不再提供固定航班这一出行方式,以减少碳排放。法国交通部长表示该举措是世界首创,符合政府鼓励绿色出行的政策。当前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航空产业发展趋势,尽管减排脱碳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尚面临挑战,但不失为国产大飞机实现换道超车的机遇。笔者建议,及早开展相关预研,把握绿色航空赛道新机遇;坚定实施政策扶持,护航国产大飞机高飞远航。

法国取消国内短途航班法令的实质影响有限,但折射政府减排脱碳意志

航班替代的议题于两年前提出,经过复杂而漫长的讨论,在去年12月终获欧盟委员会批准,并在今年5月签署生效,成为法国气候法的一部分。

  • 法令是多方利益博弈后的妥协结果
尽管法国政府声称该法令是“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和强有力的象征”,但受影响的航线不多。当前,仅巴黎(奥利机场)至波尔多(483km)、里昂(383km)、南特(327km)的3条航线受法令影响停飞。
法令自提出以来就遭到法国和欧洲机场行业协会的强烈反对,利益相关各方最终达成了折衷方案。首先,法令划定的2.5小时替换标准偏低,例如巴黎至马赛的高铁行程为3小时(669km),也具有替换航班的能力,但此次两地之间航线不受影响。其次,对替换航班的火车服务有“足够频次和连接互通性”的要求。由于没有足够的车次或方便的交通接驳,许多高铁行程在2.5小时内的路线依然可以选择乘飞机,例如从巴黎(戴高乐机场)乘机往返波尔多、里昂等城市。此外,该法令不适用于转机航班。
  • 法令体现的是欧洲将航空运输作为减排脱碳的工作重点

尽管法令更像是政府的表态和“试水”,但也折射出欧洲国家推进航空减排脱碳的决心。近年来,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脱碳意识高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能源转型的主旋律。航空碳排放占全球排放比例接近3%,并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是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相比其他行业,航空运输碳减排难度更大,因此成为减排脱碳过程中的焦点领域。英国原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BEIS)发布的温室气体转换系数显示,短程航班每名乘客每公里的碳排放为133克,是铁路出行(41克)的3倍多。在此背景下,欧洲无论是各国政府部门还是航空企业,都将减排脱碳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方向。


减排脱碳对国产大飞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 欧美航空企业减排脱碳暗藏战略野心
减排脱碳成为赢得未来大飞机市场竞争的战略押注。占全球航空运输业75%的窄体客机将在2030-2040年间迎来换代窗口。面对巨大的市场,欧美主要航空制造企业依靠绿色航空来赢得竞争。空客公司选择氢动力发展路线,2020年9月,空客宣布氢动力概念飞机“ZEROe”计划,目标在2035年实现商业运营。波音公司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减排的主要途径,同时还积极开展“跨声速桁架支撑翼”等新构型飞机研究。西方国家若在航空减排脱碳领域抢先突破相关技术,将会迅速转入产业化推广,形成以“零碳航空”为核心的新的技术护城河,同时划设新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门槛。这将对我国国产大飞机的运营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造成极大被动。
  • 减排脱碳对国产大飞机既是竞争压力也是发展机遇

5月28日,C919成功实现商业运营,对波音、空客两大巨头数十年来的垄断形成了“现实威胁”。国产大飞机事业仍处在爬坡阶段,面对全球航空产业新一轮技术迭代,存在因“碳排放”被外部市场排挤的风险。另一方面,无论是氢动力还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都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成熟度低,氢动力技术在制备成本、安全存储和使用上还有较大难度;可持续航空燃料面临着原料收集难、制备效率低,以及飞机兼容性、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在这些领域,我国与西方国家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航空减排脱碳的新赛道上,我国有实现技术反超从而带动产业整体跃升的机会。总之,国产大飞机减排脱碳既是摆脱西方国家战略围堵的切实需要,也是换道超车的机遇所在。


相关启示 
  • 及早布局相关研究,把握绿色航空新赛道机遇

我国大飞机研制起步较晚,但也有产业模式切换代价较小的优势。建议有关部门主导推动,面向未来民航“双碳”目标及早布局,在绿色航空新赛道上赢得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零碳航空”市场。在整机项目上,可开展“零碳支线”“零碳公务机”“零碳通航”等预研项目;在航空动力上,开展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发动机、大功率电推进技术和氢动力发动机研究;在配套产业上,发挥我国丰富的低碳能源优势,聚集产学研力量开展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规模化制备、低成本制氢攻关。通过一系列正向减排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在未来“零碳航空”时代获得后发优势。

  • 坚定实施政策扶持,护航国产大飞机高飞远航

建议有关部门主导推动,打好“政策牌”,注重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扶持作用。一是以“四链融合”引领绿色航空发展。通过政策宏观调控作用,激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活力,发挥链主企业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航空减排脱碳相关技术研发、中试转化、产业推广的良性循环。二是借市场经济活力加快绿色航空发展。面向民营经济体和中小企业,出台一系列促进技术创新、汇集人才资源的政策,引导市场经济“活水”激活绿色航空建设。三是结合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增强相关航空前沿技术的产业转化,并重点孵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国产大飞机后来居上蓄积力量。

邓建邦



来源:民机战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