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寒?翼龙大展身手的好地方
2022-05-13 18:34:47

全国防灾减灾周

5月11日上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甘肃省张掖市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翼龙无人机继2021年首次参加“应急使命·2021”后,今年再次闻令出征,亮相“应急使命·2022”!



从白雪皑皑的马牙雪山,到广阔多彩的戈壁沙洲,再到悬崖陡峭的平山湖大峡谷……模拟地震影响范围东至武威天竺,西达酒泉敦煌,纵贯900多公里,覆盖了整个河西走廊。如此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要做到精准高效、协调一致,离不开通讯的畅通。同时高原高寒地区呈现海拔高、纬度高、温度低、气压低等特点,造成人员、装备“高原反应”,通信装备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面对特大面积“断路断网断电”和装备性能衰减的双重挑战,实现应急指挥通信高效协同,打通应急救援“生命线”的难度前所未有。 

为解决高原高寒大震巨灾应急通信难题,演习首次运用通信网络仿真推演系统,对灾害现场通信网络环境进行模拟仿真,精准快速生成通信装备部署辅助方案,避免了传统依靠经验架设装备造成的反复作业。根据仿真结果,应急管理部调派两架翼龙无人机,和微波散射、高通量卫星一起,在900多公里的大跨度范围内,构筑起纵观河西走廊的通信网络,使得各支救援队伍和指挥系统之间恢复通讯。


作为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的新质力量,像“翼龙”这样的先进航空装备在高原高寒地区有着其他航空应急装备无可比拟的优势。


翼龙-2应急救灾型无人机

由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龙”无人机系统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国家应急管理需求,为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


翼龙-2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具有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在“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灾害条件下,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公/专网应急组网通信、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并融入应急指挥体系,是我国应急救灾保障的新质力量。

除了通信覆盖,“翼龙”还能够提供三光探测,SAR探测功能等功能,翼龙-2应急救援型装备的光电吊舱具备电视、红外等模式及激光测距功能,能对360°范围内的地面情况进行快速扫描。若发生地震等灾害,翼龙-2应急救援型可第一时间飞赴灾区,通过光电吊舱对灾情进行侦查、定位;配装的合成孔径雷达则可以在云雾遮挡的条件下,完成对灾区现场的成像探测。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将采集的视频等信息实时回传地面控制站及指挥中心,后方指挥员通过回传视频分析受灾情况,判断受灾程度,用于调集指挥救灾队伍行动。


翼龙-2应急救援型装备的合成孔径雷达及航拍CCD相机则可采集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对塌方体、堰塞体进行快速测绘、评估,确定塌方体、堰塞体的经纬度、大小等情况,为后方指挥员决策提供支撑。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能在高原高寒地区飞行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但只有寥寥几个国家获得了成功,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像“翼龙”这样的应急救灾无人机在高寒高空环境中也能保证飞行安全、并作业如常。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给予新力量。高原高寒地区实战场景下的应急演练,更是验证了“翼龙”的高可靠性和优秀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未来,期待“翼龙”在应急救援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只要国家人民有需要,翼龙时刻准备展翅飞翔!


来源:中航无人机系统公司